關于評選第二屆“河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的通知
各系部處室、各教職員工:
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河南省新聞出版局、河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決定組織開展第二屆“河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原則
本次評獎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力求評出方向、評出水平、評出成果。通過評獎活動激發廣大科、教、文、衛工作者和有關宣傳、出版機構參與科普創作的積極性,達到發現優秀人才、推介優秀科普作品、壯大科普創作隊伍,提高科普創作水平,繁榮科學文化事業的目的。
二、評選范圍
1、科普圖書: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間,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科普圖書,包括著作、編選作品、翻譯圖書、編譯圖書、畫冊等。
2、報刊科普作品: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間,在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報刊上發表的科普作品,以及取得顯著成效的科普論文、研究報告、教育科研論文等。
3、廣電科普作品: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間,在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播發的原創科普節目。
4、叢書、套書:叢書(或稱文庫,每個選題各自獨立成本)每個選題為一種。套書(幾本為一套,合成一個體系)每套為一種,只有全部完成出版后方可參評。
5、科普音像制品、圖片: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間,正規出版社出版的CD、VCD、DVD、錄音帶、錄像磁帶等科普音像制品以及科普圖片。
6、外文科普作品、少數民族文字科普作品暫不參加本次評選活動。
三、作品參評條件
1、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能啟迪智慧,激勵人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作品。
思想性:符合我國的宣傳出版方針,符合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要求,按照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
科學性:選題有代表性、觀點正確、論述準確、體系完整、數據真實、實例可靠。
藝術性:構思新穎,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有獨創性;語言生動流暢,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注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破請D書、報刊科普作品要求圖文配合的好,插圖質量高。廣播電視科普節目及音像制品要求圖像、音質清晰,表現手法獨特。
實用性: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反映主題內容,有力于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普及。
2、在普及科技知識,宣傳科技成果,培養科技人才,促進現代化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顯著效果的作品。
3、圖書編校質量必須達到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合格標準。推薦圖書要附上當地出版管理部門的質檢證明。
4、作品受眾面廣,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附上有關說明材料)。
四、評選分類及獎項設置
本次獎項分為新聞類、圖書類、文學類、音像類(含攝影作品)、論文類五個類別,每個類別擬評獲獎作品若干項,具體分配如下:
新聞類(含報刊、廣電節目):一等獎50篇,二等獎100篇,三等獎300篇,優秀獎若干篇。
圖書類(含各種非純文學科技類圖書):一等獎50種,二等獎100種,三等獎300種,優秀獎若干種(含編輯獎)。
文學獎(含各種科技類小說、散文、詩歌、劇本等):一等獎50篇,二等獎100篇,三等獎300篇,優秀獎若干篇(含編輯獎)。
音像類:(含CD、VCD、DVD、錄音、錄像磁帶、攝影作品等):一等獎50個,二等獎100個,三等獎300個,優秀獎若干個(含編輯獎)。
論文類:(含研究報告、學術論文、教育科研論文等):一等獎80篇,二等獎200篇,三等獎500篇,優秀獎若干篇。
五、獎勵辦法
本評選活動獎項屬省級獎,評選活動今后每兩年開展一次。本次評選以精神獎勵為主,頒發“河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獲獎證書。凡一等獎作品將推薦參評“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六、申報要求
評獎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必須堅持標準,公正合理,事實求是,發現弄虛作假者,撤銷獎勵并追究單位和個人責任。凡參評作品,認真填寫申報表,每篇稿件和申報表復印5份,廣播、電視作品文字稿6份并附加錄像帶(1/2家用)1盤和申報表6份,于2008年7月21日至7月25日報送科研處。每件作品評審費200元。
科研處
2008年4月16日
附件:“河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評選申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