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社政〔2010〕170號
河 南 省 教 育 廳
關于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
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學校: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3號)和《教育部、科技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技〔2006〕3號),教育廳決定開展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及范圍
1.申請者須符合《“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第七條所列各項基本條件: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道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求實、創新、協作、奉獻精神;②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礎,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創新性成果;③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擬開展的研究工作有創新性構想,并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本計劃支持的研究工作;④在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工作,具有博士學位且受聘副教授級以上的專業技術職務;⑤在申請年度1月1日,申請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申請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已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河南省杰出人才計劃(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計劃(基金)、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等計劃資助者,不在本計劃支持范圍。
二、學科范圍
按照以下學科歸口申報:(1)哲學;(2)理論經濟學;(3)應用經濟學;(4)法學;(5) 政治學;(6)馬克思主義理論;(7) 社會學;(8) 民族學;(9)教育學;(10)心理學;(11)體育學;(12)中國語言文學;(13)外國語言文學;(14)新聞傳播學;(15)藝術學;(16) 歷史學;(17)管理科學與工程;(18)農林經濟管理;(19)公共管理;(20)工商管理;(21)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22)綜合研究。
三、評審名額及方式
2010年度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評選名額為12名。其中,教育廳資助名額6名,由教育廳給予5萬元的經費資助;非教育廳資助名額6名,其資助經費由所在單位統籌解決。資助經費列入當年財政預算,一次核定,當年撥付。資助期限為3年。各申報單位要堅持公開遴選、擇優推薦的原則,切實負起責任,對申報人員嚴格把關,組織符合條件的人員申報。獲得教育廳資助經費的申請者所在學校須保證不低于1:1的配套經費。評審方式為先進行書面評審,確定20名候選人。書面評審結束后,入選者徐參加答辯(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四、過程管理
1.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入選者在資助期間每年須填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年度進展報告》,并附相關材料,所在高等學校科研管理部門于12月1日前向省教育廳報送當年計劃的執行情況。
2.入選者在資助期結束后3個月內,要填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總結報告》,并附相關材料,經所在高等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審核后報送省教育廳社政處。社政處組織有關專家驗收。
3.入選者所在高校應嚴格執行有關財務規定,對資助經費單獨建賬,據實列支,專款專用。資助期限結束后3個月內,由有關高校單獨編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決算匯總表》報送省教育廳社政處。
五、申報方式及要求
1.2010年度科技創新人才計劃(人文社科類)申報工作以學校為單位統一申報,不受理個人申報。
2.申報材料要求:申請材料必須突出重點,簡明扼要,雙面打印。每項報送《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書》(附件1)一式3份,各單位《申請人匯總清單》(附件2)一式2份。同時于4月20日前報送《申請書》和《匯總清單》的電子稿。
3.本通知附件及有關電子表格,可在河南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信息網下載。網址:http://sk.hadoe.gov.cn/。
聯系人:劉禹佳 梁 韋,電 話:0371—69691952, 69691950;電子郵箱:sk@hadoe.edu.cn。
申報時間:2010年4月20日,地點:鄭州商城飯店(金水路與東明路交叉口往東50米路南,電話:0371- 66761899,0371—66761900)。
附件:
1.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申請書
2.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申請人清單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主題詞:教育 創新人才 申報 通知
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0年3月15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