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概念在1957年就已出現,可以簡要定義為企業如何盈利的邏輯,即為企業自身、顧客及企業伙伴創造價值的邏輯。目前認可度較高的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有以下4個:價值主張、目標客戶、伙伴關系、成本與收益模式。
2、商業模式畫布
通過 下圖 9 個基本元素可以描述企業/團隊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的基本原理。覆蓋商業的客戶、提供物(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財務生存能力等方面。商業模式畫布 由 9 個方格組成,每一個方格都代表著成千上萬種可能性和替代方案,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佳的那一個。
客戶細分 ——找出你的目標
用戶價值定位——你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用戶
獲取渠道——分銷路徑及商鋪
客戶關系——你想同目標用戶建立怎樣的關系
核心資源——資金、人才催生
價值的核心活動——市場推廣、軟件編程
重要合伙人
成本架構
收入來源
3、商業模式設計
1.確定盈利點
好的商業模式能夠滿足顧客需求與實現客戶價值,進而實現盈利的商業模式。因此,價值創新、滿足顧客尚待滿足的需求,是商業模式設計的靈魂所在。而價值整合和促進客戶價值增值是商業模式設計的核心。因此,在商業模式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客戶價值、盈利模型以及戰略三要素綜合考量。
2.整合組織內外價值鏈
在整合企業組織內部和行業外部價值鏈的過程中,創業者需要關注如下2個要素:
(1)基于價值體系的商業模式設計。價值體系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的價值鏈和所在的價值網絡。基于價值鏈的創新主要是企業圍繞顧客的需求,優化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最大限度的滿足顧客的需求,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的成本。
為了實現企業內部化,同時伴隨企業的虛擬化進程,創業企業常見的主要路徑:
其一,對價值鏈進行定位,將附加值高的部分留在企業之中,將附加值低的部分外部,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內部資源;
第二,對價值鏈進行重組,圍繞企業的價值目標,以對價值創造具有戰略價值的部分為中心,其他部分對價值鏈進行重組。如戴爾電腦的虛擬化的生產。
這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摒棄非核心業務,集中專注企業核心產品或業務,并且以開發培育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功能為目標,對價值鏈上的非核心能力環節與優勢企業、甚至顧客、競爭對手等采取聯營、聯盟以及外包等新興合作方式,附加研發快速變化的市場的經營手段,被稱之為虛擬經營模式。
(2)基于價值網絡的商業模式設計,關注利益相關者。基于企業所在的價值網絡的商業模式設計主要路徑包括:
其一,創造獨特的活動體系,構建以顧客價值為中心的價值網絡;
其二,加強與價值網絡中其他成員的聯系,構建戰略聯盟,加強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以及穩定性。
其三,做價值網絡成員聯系的組織者,成為交易的中介或打造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