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學廳函〔2013〕25 號)要求,現發布《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高等職業學院,1950年建校,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在河南省經濟貿易學校的基礎上,組建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由此邁入了普通高等院校行列。
學院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被教育部評為“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被社會公眾評為“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佳職業院校”。
學院現有35個專業(方向),其中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擁有校內實驗實訓中心(室)52個,其中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4個;校外實習基地54個。是全國營銷員資格考試、全國物流師資格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等8個能力考點及培訓點,設有全國糧食行業特有工種技能培訓中心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關注社會需求,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教育、管理與服務并重,努力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學院完善了“市場導向、學院統籌、系部為主、分級負責、全員參與”的畢業和就業運行體系,建設了有專業特色、全程化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工作運行體系,以校園為主體的校內外互補、網上網下結合、實習與就業聯動就業指導體系。實現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互動,有效提高了畢業生就業質量,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
一、2018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一)2018年畢業生人數
2018年共有畢業生4128人。其中糧食工程系127人,機電工程系564人,貿易經濟系1143人,應用英語系142人,信息工程系490人,財務會計系1330人,藝術設計系332人。
(二) 2018年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
2018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6.00%。其中食品加工技術96.00%
,食品營養與檢測98.25%,食品生物技術100.00%,糧食工程97.62%,數控技術 100%, 機電一體化92.00%,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96.27%,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95.83%,電子信息工程技術93.33%,通信技術95.00%,計算機應用技術95.88%,計算機網絡技術92.11%,動漫設計與制作87.50%,通信技術100.00%,電子商務100.00%,財務管理92.42%,會計95.69%,會計電算化96.88%,會計與審計96.2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100.00%,市場營銷96.77%,電子商務96.77% ,工商企業管理97.27%,物流管理94.33%,酒店管理100.00% ,人力資源管理98.61%,室內設計技術100% ,動漫設計與制作78.69%,廣告設計與制作100.00%,空中乘務98.51%,航空服務96.77%,應用英語100.00%,商務英語100.00%,旅游英語100.00% 。
(三) 2018年畢業生的就業地域劃分
2018年畢業生在鄭州市工作的占到了54.04%,較2017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在京廣滬江浙一帶工作學生比例為15.88%,較17年下降2個百分點。鄭州市外河南省內的為19.51%,較17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其它省市10.57%,較17年上升1個百分點。

(四) 2018年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劃分
67.54%畢業生在民營(私營)企業工作,較17年下降1個百分點;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工作的占11.08%,與去年持平;外資合資企業工作的占3.87%;在自有企業工作的占4.27%;其他占13.25%。

二、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
(一)2018年畢業生各專業與工作相關度情況
本屆畢業生專業與工作相關度總體為48.72%,低于2017年的53.41%。其中食品加工技術59.10%,食品營養與檢測 32.73%,食品生物技術33.33%,糧食工程55.18%,數控技術33.34%,機電一體化技術36.36%,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2.80%,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28.21%,電子信息工程技術16.67%,通信技術33.34%,計算機應用技術44.26%,計算機網絡技術43.75%,動漫設計與制作28.00%,電子商務65.09%,財務管理40.30%,會計53.95%,會計電算化46.83%,會計與審計40.98%,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15.94%,室內設計技術67.84%,市場營銷73.25%,工商企業管理66.03%, 物流管理40.64%,酒店管理71.44%,人力資源管理34.55%,廣告設計與制作88.23%,空中乘務 32.26%,航空服務17.85%,商務英語52.94%,計算機應用技術(APP制作與研發)26.09%。
本次調查中,專業相關度最高的是營銷專業,相關度為73.25%。其次是酒店管理專業71.44%、室內設計技術專業67.84%。相關度最低的是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專業15.94%、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16.67%、航空服務專業17.85%;其次是計算機應用技術(APP制作與研發)專業26.09%。
(二) 2018年各專業畢業生工作穩定性情況
2018年畢業生的就業穩定率為50.92%,低于2017年4個百分點。食品加工技術54.55%,食品營養與檢測 52.73%,食品生物技術33.33%,糧食工程55.18%,數控技術33.34%,機電一體化技術48.48%,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0.40%,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35.90%,電子信息工程技術45.83%,通信技術44.44%,計算機應用技術49.36%, 計算機網絡技術43.75%,動漫設計與制作56.00%,電子商務52.38%,財務管理55.97%,會計62.50%,會計電算化56.96%,會計與審計45.08%,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44.93%,室內設計技術48.46%,市場營銷53.09%,工商企業管理49.51%,物流管理46.45%,酒店管理42.86%,人力資源管理58.18%,廣告設計與制作47.06%,空中乘務 69.35%,航空服務71.43%,商務英語 64.71%,計算機應用技術(APP制作與研發)42.03%。
穩定率最高的為航空服務專業,穩定率為71.43%,其次是空中服務專業69.35%、商務英語專業64.71%。穩定率最低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30.40%,其次為數控技術專業33.34%、食品生物技術專業33.33%。
2018年畢業生一年內離職率為49.08%,較17年上升了三個百分點。其中有兩次離職經歷的占7.82%,三次以上離職經歷的占2.5%。
(三) 2018年畢業生整體薪酬狀況
1.各專業薪酬水平名細表
|
|
1000元及以下
|
1001— 2000元
|
2001— 3000元
|
3001-4000元
|
4001-5000元
|
5001元以上
|
平均工資
|
|
食品加工技術
|
0.00%
|
22.73%
|
68.18%
|
0.00%
|
9.09%
|
0.00%
|
2455
|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5.45%
|
9.09%
|
49.09%
|
29.09%
|
5.45%
|
1.82%
|
2773
|
|
糧食工程
|
0.00%
|
13.79%
|
48.28%
|
34.48%
|
3.45%
|
0.00%
|
2776
|
|
數控技術
|
0.00%
|
11.11%
|
38.89%
|
38.89%
|
11.11%
|
0.00%
|
3001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3.03%
|
5.30%
|
25.00%
|
37.88%
|
21.21%
|
7.58%
|
3395
|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4.80%
|
11.20%
|
34.40%
|
26.40%
|
15.20%
|
8.00%
|
3085
|
|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
2.56%
|
10.26%
|
33.33%
|
23.08%
|
15.38%
|
15.38%
|
3282
|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8.33%
|
4.17%
|
20.83%
|
33.33%
|
25.00%
|
8.33%
|
3375
|
|
通信技術
|
16.67%
|
11.11%
|
27.78%
|
38.89%
|
5.56%
|
0.00%
|
2640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2.55%
|
8.51%
|
28.94%
|
27.66%
|
18.30%
|
14.04%
|
3371
|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2.08%
|
0.00%
|
35.42%
|
41.67%
|
12.50%
|
8.33%
|
3344
|
|
動漫設計與制作
|
8.00%
|
16.00%
|
48.00%
|
16.00%
|
4.00%
|
8.00%
|
2661
|
|
電子商務
|
1.59%
|
1.59%
|
44.44%
|
34.92%
|
12.70%
|
4.76%
|
3183
|
|
財務管理
|
1.49%
|
9.70%
|
52.24%
|
30.60%
|
3.73%
|
2.24%
|
2818
|
|
會計
|
5.26%
|
17.11%
|
50.88%
|
19.52%
|
5.48%
|
1.75%
|
2599
|
|
會計電算化
|
1.27%
|
11.39%
|
56.96%
|
22.78%
|
3.80%
|
3.80%
|
2766
|
|
會計與審計
|
1.64%
|
14.75%
|
48.36%
|
30.33%
|
3.28%
|
1.64%
|
2738
|
|
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
|
1.45%
|
5.80%
|
49.28%
|
30.43%
|
7.25%
|
5.80%
|
3015
|
|
室內設計技術
|
11.01%
|
25.99%
|
38.33%
|
14.10%
|
7.93%
|
2.64%
|
2441
|
|
市場營銷
|
0.41%
|
6.58%
|
37.04%
|
32.92%
|
13.17%
|
9.88%
|
3268
|
|
工商企業管理
|
0.97%
|
9.71%
|
34.95%
|
33.01%
|
15.53%
|
5.83%
|
3175
|
|
物流管理
|
1.94%
|
5.81%
|
32.26%
|
30.97%
|
23.23%
|
5.81%
|
3333
|
|
酒店管理
|
3.57%
|
28.57%
|
35.71%
|
25.00%
|
7.14%
|
0.00%
|
2554
|
|
人力資源管理
|
1.82%
|
3.64%
|
54.55%
|
29.09%
|
9.09%
|
1.82%
|
2955
|
|
廣告設計與制作
|
0.00%
|
11.76%
|
52.94%
|
17.65%
|
11.76%
|
5.88%
|
2941
|
|
空中乘務
|
3.23%
|
9.68%
|
33.87%
|
29.03%
|
11.29%
|
12.90%
|
3194
|
|
航空服務
|
14.29%
|
7.14%
|
32.14%
|
25.00%
|
7.14%
|
14.29%
|
2965
|
|
商務英語
|
0.00%
|
11.76%
|
35.29%
|
35.29%
|
11.76%
|
5.88%
|
3118
|
|
計算機應用技術(APP制作與研發)
|
2.90%
|
5.80%
|
34.78%
|
33.33%
|
17.39%
|
5.80%
|
3225
|
|
合計
|
3.62%
|
11.29%
|
40.83%
|
27.29%
|
11.26%
|
5.72%
|
2975
|
2. 2018年畢業生整體薪酬水平比較
本屆畢業生平均工資為2975元,較2017年上升266元。月薪1000元及1000元以下比例的占3.62%,1001元―2000元的占11.29%,2001―3000元的占40.83%,3001—4000元以上的比例占到了27.29%,4001—5000元的占11.26%,5000元以上占5.72%。
薪資水平最高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平均工資為3395元,比17年的最高工資低804元;其次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3375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3371元。薪資水平最低的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2441元,其次是酒店管理專業2554元、會計專業2599元。
3. 2018年畢業生薪酬特點
本屆畢業生最高平均工資與最低平均工資相差了954元。跟17年相比,工資在1000以下的比例與去年基本持平,1001-2000元的比例下降了6個百分點,2001-3000元的比例下降了6個百分點,3001-4000的比例上升了6個百分點,4001-5000元的比例上升了5個百分點,5001元以上的比例高出2個百分點。
(四) 2018年畢業生工作滿意度情況
|
選 項
題 目
|
滿意
|
比較滿意
|
不滿意
|
|
對工作現狀的總體滿意度
|
24.18%
|
70.39%
|
5.43%
|
|
對工作崗位的滿意度
|
23.24%
|
71.08%
|
5.68%
|
|
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
|
27.51%
|
67.97%
|
4.52%
|
|
對工作內容的滿意度
|
24.18%
|
70.40%
|
5.43%
|
|
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
|
33.95%
|
63.34%
|
2.71%
|
|
對薪資的滿意度
|
15.06%
|
67.20%
|
17.66%
|
本次調查顯示出,2018年畢業生整體工作滿意度大幅上升。對工作現狀的總體滿意度較17年上升了11個百分點;對薪資的滿意度上升了7個百分點;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上升了15個百分點;工作崗位、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的滿意度較17年上升了30個百分點。
三、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的總體滿意度
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各項工作表示滿意的占51.65%,比去年持平;比較滿意的占26.28%,,基本滿意的占19.87%,不滿意的占2.21%。

四、2018年畢業生對我院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評價
(一)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教學工作的整體評價
有56.89%的畢業生對我院教學工作的整體水平表示滿意,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25.55%的畢業生表示比較滿意,15.96%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1.59%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

(二)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師資隊伍的評價
56.06%畢業生對學院師資水平表示滿意,認為學院師資隊伍兢兢業業、治學嚴謹,是自己學習的榜樣。

(三)2018年畢業生對我院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評價
65.54%的畢業生認為學院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合理,1.74%的畢業生認為不合理。

(四)2018年畢業生對我院專業課開設與市場對接程度的評價
在專業方面,19.80%畢業生認為所學專業非常符合市場需求,44.44%的學生認為符合市場需求,31.81%的學生認為基本符合市場需求,3.94%的學生不符合市場需求。

(五)2018年畢業生對所學專業課程開設情況的評價
29.17%的畢業生認為所學專業課程開設非常合理,2.14%的畢業生認為不合理。

(六)2018年畢業生對在校期間專業課實踐教學的評價
21.50%的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所學專業的實踐環節非常充足,41.51%的畢業生認為比較充足,25.95%的畢業生認為不太充足,8.32%的畢業生認為比較缺乏,2.71%的畢業生認為很缺乏。

(七)2018年畢業生認為學院在教學方面需改進的工作
畢業生認為學院最值得研討和改進的工作是教學設施、教材,其次是實習、專業課內容及安排。

多選題百分比計算方法:百分比=該選項被選擇次數÷有效答卷份數;含義為選擇該選項的人次在所有填寫人次所占的比例;所以對于多選題百分比相加可能超過百分之一百。
五、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就業工作的評價
(一)2018年畢業生對我院整體就業工作的滿意度
40.1%的畢業生對學院的就業工作表示滿意,比去年下降了三個百分點,27.29%的畢業生比較滿意, 27.07%的畢業生認為基本滿意,5.54%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

(二)2018年畢業生認為我院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畢業生認為學院就業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同畢業生的溝通和個別咨詢、指導不夠。其次是對就業市場的走向和變化的分析和研究不夠、就業信息來源渠道不暢。

(三)2018年畢業生認為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著重加強的內容
畢業生認為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著重加強收集和整理社會上有關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開好就業指導課進行職業生涯輔導和了解畢業生就業意向進行個體指導。

六、2018年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
(一)2018年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
2018年畢業生處于創業階段的占1.81%,與去年持平。

(二)2018年畢業生創業的動機調查
近半數畢業生表示愿意創業的原因是喜歡自由自主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其次是為了賺錢、服務社會創業報國。

(三)學院開展創業教育與指導對畢業生的影響
64.21%的畢業生認為學院開展的創業教育與指導對自己有一定幫助,6.19%的畢業生認為沒有任何幫助。

(四)2018年畢業生對創業困難的認知
48.43%的畢業生認為創業中最大的困境是創業動機盲目,缺乏對行業、對市場足夠的認知,其次是缺乏資金支持及工作經驗。

(五)畢業生認為最需要的創業政策
2018年畢業生認為最需要的扶持政策是創業貸款占34.38%,其次是技能培訓31.03%。

(六)36.66%的畢業生認為自己適合創業

(七)畢業生需要學校提供的創業政策
35.69%的畢業生希望學校能給予創業資金方面的支持,26.82%的學生渴望擁有創業導師的指導和幫助,12.34%的學生認為創業課程能為其創業提供更有效的指導。

七、對教育教學的反饋
(一)
教學改革成效顯著
本次調查顯示,2018年畢業生對學院各項工作表示滿意的占97.80%;有98.4%的畢業生對我院教學工作的整體水平表示滿意;98.88%畢業生對學院師資水平表示滿意;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符合市場需求的占64.24%;認為自己專業的課程開設合理的占75.68%。這些數據充分證明學院教學改革成效顯著。
(二)以就業反饋為指導,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
1. 根據畢業生反饋,推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2018年畢業生認為母校最值得研討和改進的方面是教學設施和教材,其次是實習和專業課內容安排。所以在教學內容上,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已刻不容緩。應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和專業發展更新教材,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傳授學習知識、運用知識以及探索檢驗知識的方法。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則是要改變被動灌輸方式,要重點加強與創造性活動有關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2.根據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整課程設置與招生計劃
目前,學院對于畢業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的培養還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課程設置與職業崗群的能力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對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視還有待加強。為更好的與市場需求進一步接軌,建議學院在各專業課程設置中還應進一步依據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反饋來設置課程;依據不同專業所面臨的就業形勢來制定教學計劃和招生目標;專業調整和課程設置不僅要著眼于學院的辦學條件,更要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需求,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對接。
3.多渠道多環節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實習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必要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校外實習基地是主要的渠道之一,但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已經不可能象過去那樣由少數企業或由學生自行解決我們的“實習”問題。學生的見習實習形式必須走多樣化的模式,把實習基地與“校企合作”緊密結合起來,把企業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結合起來,把專業實習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學生的社會實踐除了“專業實習”外,還應有形式多樣的其它活動。如“社會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或與專業相關,或與專業關聯度并不大,但它們都是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實踐、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渠道。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也要深入引導、系統策劃,使之與專業實踐密切結合,互為補充,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創造豐富多彩的形式。
(三) 認清就業形勢,引導畢業生建立新時代的就業觀念
本次調查顯示,2018年畢業生在河南省內工作的占73.55%(其中在鄭州市工作的占54.04%,比去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本地化就業比例越來越高。在京廣滬江浙一帶工作學生比例為17.37%,下降了6個百分點,其它省市占10.57%,與去年基本持平。多數畢業生在擇業時都把工作地域、單位性質、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作為首要參考因素。更有學生在擇業期猶豫不定,四處觀望,高不成,低不就。還有學生期望值太高、過于挑剔、就業定位不合理、不準確。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畢業生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需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主動到城鄉基層、到中小企業、到中西部地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礪品質、增長才干、建功立業。進一步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避免“有業不就,無業可就”的現象,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就業。
(四)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推動創新創業教育
1. 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勢在必行
目前,國家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更多的推動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尤其是針對大學生創業群體:開業補貼、稅費減免、貸款貼息、扶持資金等。我院2018年畢業生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比例為28.12%,48.43%的畢業生認為創業中最大的困難是缺乏對行業、對市場足夠的認知,26.13%的畢業生認為缺乏資金支持。建議學院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增強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的能力,引導畢業生端正創業的動機,培養學生“敢闖敢干、勇于開拓”的精神,加大創業扶持力度,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2. 全方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著力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勵教師和教學團隊進行教學改革,在傳統課堂中融進有利于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培養的一切有利因素。建議成立創業教育專設機構,負責創業教育的師資培養、理論研究、教材建設及教學實訓。強化畢業生的創業指導服務,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的“一條龍”服務。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加強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對畢業生提供創業基礎知識培訓。認真組織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聘請創業成功者做創業報告,繼續辦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培訓等活動,為學生擴大視野、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做好推動引導工作。
3.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市場化運作模式
目前,我院大學生創業氛圍已愈發濃厚,建議學院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專業教師扶持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團隊進行實際運作。積極改善創新創業條件,由學生直接參與管理,內容包括產品研發、區域銷售、內部管理、經營模式等,給學生搭建實戰的創業平臺和創業環境,實現從創新走向創業,從創新教育到創業教育的延伸。
(五)構建就業工作特色服務體系
1.做好就業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首先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教師隊伍。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掛職鍛煉。各院系至少要有一名教師或輔導員從事就業創業工作。選聘有關行業專業人才、能工巧匠擔任專兼職教師,增加技能專家型教師的比例。其次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有計劃地分批遴選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參加國家職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人才測評師培訓以及有關高校就業指導人員系列培訓班,逐步推行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提高教職工就業指導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2.完善就業平臺,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
完善就業平臺建設工作。首先,學校和學生、就業單位可通過QQ、微信、網絡、電話、郵寄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咨詢和指導;和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和交流,使信息暢通無阻。保證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能快速的得到適合自己的信息。其次,進行教育、教學等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創新,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規范就業市場,實現各種就業渠道相互貫通、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見習、實習、參觀考察、提供模擬招聘會和面試機會。第三,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調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多渠道開拓就業市場,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畢業生找到首份工作的渠道,學校推薦占19.69%,比去年上升10個百分點。為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多渠道開拓就業市場勢在必行。一是繼續辦好校園雙選會大型招聘活動,繼續做好企業宣講會、中小型招聘會活動,加強雙向選擇,使信息對稱,搞好就業信息的收集匯總工作,積極開拓就業渠道。二是著力開展需求調研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與知名企業聯系、與就業基地聯系,了解崗位要求、用人標準,促進專業發展、課程調整,進一步與市場接軌。三是與校友建立長期聯絡,通過校友的渠道了解市場的發展變化,了解畢業生的生涯發展情況,拓展就業渠道。四是利用校園網、政府網、就業網、招聘網等多網絡渠道,查詢了解新的用工標準、崗位變化,篩選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對接,開拓就業市場。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