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2016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一、調查背景、調查目的與樣本介紹
(一)調查背景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要求:要從三方面做好201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深入實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分工負責、協同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
二要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加強思想教育和輿論宣傳,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和典型宣傳,引導廣大畢業生轉變觀念,自覺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
三要強化督查,狠抓落實。采取日常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重點督查各項政策措施和重點工作落實完成情況,典型經驗要積極推廣,落實不力的要進行問責。
2016年3月9日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三大因素決定今年就業形勢非常復雜,任務艱巨?!坝绊懡衲昃蜆I形勢,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個是化解產能過剩,將會有部分職工下崗分流;二是經濟下行壓力情況下,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用工需求減少;三是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群體就業壓力大?!?br />
2017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95萬(其中河南省高校畢業生52萬),較去年增加30萬,加上往年未就業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二)調查目的
1.了解2016年畢業生就業后的就業狀況,發現存在的問題,為我院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2.了解社會需求,改進我院招生、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等工作。
3. 做為對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的反饋。
4. 實現人才培養、社會需求和就業創業的良性互動。
(三)調查樣本
1. 調查對象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2016年畢業生。
2. 調查方式
向2016年畢業生發放調查問卷的客戶端鏈接和賬戶號,可通過手機、微信、就業網站三個渠道填寫問卷。
3. 統計方法
使用問卷星的專業調查平臺,數據統計科學、準確、高效。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3011份,抽樣比率為77.96%。
多選題百分比計算方法:百分比=該選項被選擇次數÷有效答卷份數;含義為選擇該選項的人次在所有填寫人次所占的比例;所以對于多選題百分比相加可能超過百分之一百。
二、2016年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一)2016年畢業生人數
2016年共有畢業生3864人,其中糧食工程系209人,貿易經濟系856人,應用英語系65人,信息工程系152人,財務會計系1473人,藝術設計系483人,機電工程系626人。
(二) 2016年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
2016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6.22%。其中食品加工技術專業100.00%;食品營養與檢測 100.00%;糧食工程 97.37%;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100.00%;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100.00%;數控技術 70.37%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100.00%; 機電一體化技術 97.95%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95.15%;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98.39%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95.45% ;通信技術 96.97%;計算機應用技術 98.78% ;計算機網絡技術 91.11%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管理 100.00%;財務管理 94.62%;會計(注冊會計師方向) 98.28%;會計電算化 96.26% ;會計與審計 96.74%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98.08% ;市場營銷 95.81% ;電子商務 97.22% ;工商企業管理 95.18% ;物流管理 91.41% ;酒店管理 96.67% ;人力資源管理 98.75%; 室內設計技術 97.47% ;環境藝術設計 100.00% ;動漫設計與制作 75.86% ;廣告設計與制作 100.00% ;應用英語 100.00% ;應用俄語 100.00% ;商務英語100.00% 。
(三) 2016年畢業生的就業地域劃分
2016年畢業生在鄭州市工作的占到了48.69%,較2015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工作學生比例為10.49%,鄭州市外河南省內的為27.63%,其它省市8.54%。
(四) 2016年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劃分
55.99%畢業生在民營(私營)企業工作。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工作的占7.84%。
三、
2016年畢業生就業質量
(一)2016年畢業生各專業與工作相關度情況
本屆畢業生專業與工作相關度總體為51.85%。其中物流管理專業40.12%、工商管理專業47.37%、市場營銷專業85.52%、電子商務專業53.7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55.84%、酒店管理專業58.82%、城市軌道交通與運營管理專業16.07%、糧食工程技術專業36.23%、食品加工技術42.22%、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44.68%、機電一體化專業47.97%、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35.84%、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32.36%、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31.58%、數控技術專業38.89%、電子信息工程技術33.33%、通信技術專業8.7%、會計電算化專業52.19%、會計與審計專業47.92%、財務管理專業45.71%、注冊會計師專業57.46%、商務英語專業47.37%、計算機應用專業38.46%、計算機網絡專業38.71%、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60%、室內設計技術專業66.39%、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51.7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31.25%。
本次調查中,專業相關度最高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相關度為85.52%,其次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66.39%。相關度最低的是通信技術專業8.7%,其次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16.07%。本屆畢業生的專業相關度總體為51.85%,比2015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
(二) 2016年畢業生穩定率情況
2016年畢業生的就業穩定率為53.84%,比2015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物流管理專業52.87%、工商管理專業53.38%、市場營銷專業60.53%、電子商務專業66.94%、人力資源管理專業46.75%、酒店管理專業50.98%、城市軌道交通與運營管理專業48.21%、糧食工程技術專業46.38%、食品加工技術42.22%、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48.94%、機電一體化專業51.45%、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54.72%、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38.24%、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26.32%、數控技術專業44.44%、電子信息工程技術11.11%、通信技術專業47.83%、會計電算化專業59.06%、會計與審計專業54.17%、財務管理專業47.62%、注冊會計師專業58.93%、商務英語專業49.12%、計算機應用專業61.54%、計算機網絡專業51.61%、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20%、室內設計技術專業48.76%、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79.3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56.25%。
穩定率最高的為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79.31%,其次是電子商務專業66.94、計算機應用專業61.54%%。穩定率最低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11.11%、其次為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20%。
2016年畢業生一年內離職率為46.17%,其中有兩次離職經歷的占6.64%,三次以上離職經歷的占2.13%。
(三) 2016年畢業生整體薪酬狀況
1.各專業薪酬水平名細表
項目
專業 |
1000元及以下 |
1001-
2000元 |
2001-
3000元 |
3001-4000元 |
4001-5000元 |
5001元以上 |
平均
工資 |
| 物流管理專業 |
1.91% |
5.10% |
31.21% |
50.96% |
10.19% |
1% |
3150 |
| 工商管理 |
3.76% |
7.52% |
21.05% |
55.64% |
9.02% |
3% |
3181 |
| 營銷管理 |
5.92% |
10.53% |
23.03% |
47.37% |
12% |
1% |
3050 |
| 電子商務 |
7.44% |
8.26% |
28.93% |
42.15% |
13.22% |
0.00% |
2992 |
| 人力資源管理 |
0.00% |
3.90% |
18.18% |
62.34% |
14.29% |
1.30% |
3403 |
| 酒店管理 |
4% |
7.84% |
13.73% |
60.78% |
11.76% |
1.96% |
3255 |
| 城市軌道與交通運營管理 |
0.00% |
0.00% |
28.57% |
57.14% |
14.29% |
0.00% |
3358 |
| 糧食工程 |
1.45% |
2.90% |
20.29% |
44.93% |
30.43% |
0.00% |
3508 |
| 食口加工 |
0.00% |
8.89% |
15.56% |
51.11% |
24.44% |
0.00% |
3412 |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0% |
4.26% |
23.40% |
57.45% |
12.77% |
2% |
3341 |
| 機電一體化 |
1% |
8.09% |
44.51% |
36.42% |
8% |
1.73% |
2971 |
| 汽車檢測與維修 |
3% |
8.49% |
16.98% |
34.91% |
27.36% |
9.43% |
3505 |
|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
7.35% |
5.88% |
29.41% |
42.65% |
13.24% |
1.47% |
3059 |
|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
5.26% |
15.79% |
42.11% |
36.84% |
0.00% |
0.00% |
2632 |
| 數控技術 |
0.00% |
5.56% |
28% |
33.33% |
28% |
5.56% |
3473 |
| 電子信息工程 |
22.22% |
0.00% |
0.00% |
55.56% |
22.22% |
0.00% |
3167 |
| 通信技術 |
0.00% |
4.35% |
39.13% |
34.78% |
13.04% |
8.70% |
3283 |
| 會計電算化 |
1% |
3.13% |
12.81% |
5.13% |
29% |
1.56% |
1925 |
| 會計與審計 |
1.56% |
3.13% |
11.46% |
55.73% |
26.04% |
2.08% |
3576 |
| 財務管理 |
0.95% |
1.90% |
15.24% |
48.57% |
27.62% |
5.71% |
3648 |
| 注冊會計師 |
1% |
2.95% |
12.89% |
47.07% |
30.94% |
4.60% |
3642 |
| 商務英語 |
3.51% |
7.02% |
17.54% |
53.63% |
17.54% |
2% |
3333 |
| 計算機應用 |
8% |
3.85% |
62% |
19.23% |
7.69% |
0% |
2693 |
| 計算機網絡 |
6.45% |
9.68% |
29.03% |
25.81% |
29% |
0% |
3146 |
| 廣告設計與制作 |
0.00% |
0.00% |
20.00% |
80.00% |
0.00% |
0% |
3301 |
| 室內設計技術 |
1% |
2.75% |
12% |
39.89% |
32.51% |
12.67% |
3843 |
| 動漫設計與制作 |
0.00% |
0.00% |
20.69% |
62.52% |
10.34% |
3% |
3344 |
| 環境藝術設計 |
0% |
0.00% |
12.50% |
50.00% |
31.25% |
6% |
3782 |
| 合計 |
1.96% |
4.75% |
19.50% |
47.40% |
22.30% |
3.85% |
3434 |
2. 2016年畢業生整體薪酬水平比較
本屆畢業生平均工資3434元,比2015年高出913元,超過歷年水平。月薪1000元及1000元以下比例的占1.96%;1001元―2000元的占4.75%;2001―3000元的占19.50%;3001—4000元以上的比例占到了47.40%;4001—5000元的占22.30%;5000元以上占3.85%。
薪資水平最高的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平均工資為3843元,該專業3000--4000元的比例占到了39.89%;有趣的是:2015年畢業生平均工資最低的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平均工資為2024元,與2016年相差1819元。其次是環境藝術設計3782元。薪資水平最低的是會計電算化專業,平均工資1925元。
1000元以下工資比例最高的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22.22%。5000元以上工資比例最高的是室內設計技術專業12.67%,其次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9.43%、通信技術8.70%。
3. 2016年畢業生薪酬特點
本屆畢業生最高平均工資與最低平均工資相差了1928元。跟15年相比,工資在1000以下的比例下降了2個百分點;1001-2000元的比例下降了19個百分點;2001-3000元的比例下降了30個百分點;3001-4000的比例上升了30個百分點;4001-5000元的比例上升了18個百分點;5001元以上的比例上升了1.5個百分點。
(四) 2016年畢業生工作滿意度情況
項目
專業 |
滿意 |
比較滿意 |
不滿意 |
| 對工作現狀總體滿意度 |
22.78% |
71.34% |
5.88% |
| 對工作崗位是否滿意 |
21.95% |
70.7% |
7.34% |
| 對工作環境是否滿意 |
26.2% |
67.36% |
6.44% |
| 對工作內容是否滿意 |
22.72% |
70.44% |
6.84% |
| 對薪資是否滿意 |
31.98% |
64.5% |
3.52% |
| 對人際關系是否滿意 |
13.58% |
66.72% |
19.69% |
本次調查顯示出,畢業生對工作崗位、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的滿意程度較15年有了大幅提高,尤其對人際關系的不滿意程度較15年提高了九個百分點。3.52%的畢業生對薪資狀況不滿意,較去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四、2016年畢業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的總體滿意度
2016年畢業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的總體滿意度為46.53%,比較滿意的占27.63%,,基本滿意的占24.38,不滿意的占1.46%.
五、2016年畢業生對我院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評價
(一)2016年畢業生對學院教學工作的整體評價
有51.28%的畢業生對我院教學工作的整體評價表示滿意;26.4%的畢業生表示比較滿意;21.16%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1.16%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
(二)2016年畢業生對學院師資隊伍的評價
50.38%畢業生對學院師資滿意,認為學院師資隊伍兢兢業業、治學嚴謹,是自己學習的榜樣。
(三)2016年畢業生對我院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評價
58.52%的畢業生認為學院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合理,1%的畢業生認為不合理。
(四)2016年畢業生對我院專業課開設與市場對接程度的評價
在專業方面,18.33%畢業生認為所學專業非常符合市場需求,43.77%的學生認為符合市場需求,34.91%的學生認為基本符合市場需求,2.99%的學生不符合市場需求。
(五)2016年畢業生對所學專業課程開設情況的評價
24.98%的畢業生認為所學專業課程開設非常合理,1.33%的畢業生認為不合理。
(六)2016年畢業生對在校期間專業課實踐教學的評價
16.01%的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所學專業的實踐環節非常充足,37.99%的畢業生認為比較充足,33.08%的畢業生認為不太充足,9.76%的畢業生認為比較缺乏,3.16%的畢業生認為很缺乏。
(七)2016年畢業生認為學院在教學方面需改進的工作
畢業生認為學院最值得研討和改進的工作是教學設施、教材占53.01%。其次是實習48.95%、專業課內容及安排41.85%。
六、2016年畢業生對學院就業工作的評價
(一)2016年畢業生對我院整體就業工作的滿意度
36.43%的畢業生對學院的就業工作表示滿意,26.54%的畢業生比較滿意, 32.18%的畢業生認為一般,4.85%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
(二)2016年畢業生認為我院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畢業生認為學院就業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同畢業生的溝通和個別咨詢、指導不夠。其次是對就業市場的走向和變化的分析和研究不夠、就業信息來源渠道不暢。
(三)2016年畢業生認為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著重加強的內容
畢業生認為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著重加強收集和整理社會上有關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搭橋。
七、2016年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
(一)2016年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
2016年畢業生處于創業階段的畢業生占2.19%,與去年基本持平。
(二)2016年畢業生創業的動機調查
49.22%的畢業生表示創業的原因是喜歡自由自主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其次是為了賺錢占17.3%、實現個人理想想當企業家的占14.25%。
(三)學院開展創業教育與指導對畢業生的影響
63.47%的畢業生認為學院開展的創業教育與指導對自己有所幫助;6.81%的畢業生認為沒有任何幫助。
(四)2016年畢業生對創業困難的認知
48.22%的畢業生認為創業中最大的困境是創業動機盲目,缺乏對行業、對市場足夠的認知。其次是缺乏資金支持及工作經驗。
(五)畢業生認為最需要的創業政策
2016年畢業生認為最需要的扶持政策是創業貸款占32.22%,其次是技能培訓30.45%。
(六)42.08%的畢業生認為自己適合創業
(七)畢業生需要學校提供的創業政策
29.62%的學生希望學校能給予創業資金方面的支持;22.88%的學生渴望擁有創業導師的指導和幫助;12.52%的學生認為創業課程能為其創業提供更有效的指導。
八、對教育教學的反饋
(一)以就業反饋為指導,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1. 根據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整課程設置與招生計劃
調查顯示,2016年畢業生在基層崗位工作是普通員工身份的占66.69%,普通技術人員占7.67%,普通管理人員占10.63%。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非常符合市場需求的占18.33%,認為自己專業的課程開設非常合理的也僅占24.98%。而學院目前對于畢業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的培養還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課程設置與職業崗群的能力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對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視還有待加強。為更好的與市場需求進一步接軌,建議學院在各專業課程設置中還應依據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反饋來設置課程;依據不同專業所面臨的就業形勢來制定教學計劃和招生目標。專業調整和課程設置不僅要著眼于學院的辦學條件,更要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需求,避免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
2. 根據畢業生反饋,推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2016年畢業生認為母校最值得研討和改進的方面是教學設施和教材,其次是實習和專業課內容安排。所以在教學內容上,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已刻不容緩,應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和專業發展更新教材。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傳授學習知識、運用知識以及探索檢驗知識的方法;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則是要改變被動灌輸方式,要重點加強與創造性活動有關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3.多渠道多環節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實習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必要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校外實習基地是主要的渠道之一,但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已經不可能象過去那樣由少數企業或由學生自行解決我們的“實習”問題。學生的見習實習形式必須走多樣化的模式,把實習基地與“校企合作”緊密結合起來,把企業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結合起來,把專業實習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學生的社會實踐除了“專業實習”外,還應有形式多樣的其它活動。如“社會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或與專業相關,或與專業關聯度并不大,但它們都是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實踐,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渠道。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也要深入引導、系統策劃,使之與專業實踐密切結合,互為補充,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創造豐富多彩的形式。
(二) 認清就業形勢,引導畢業生建立新時代的就業觀念
本次調查顯示,2016年畢業生在河南省內工作的占76.32%(其中在鄭州市工作的就占到了48.69%),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工作的占10.49%,其它省市占8.54%,本地化就業比例越來越高。多數畢業生在擇業時都把工作地域、單位性質、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作為首要參考因素。更有學生在擇業期猶豫不定,四處觀望,高不成,低不就。還有學生期望值太高、過于挑剔、就業定位不合理、不準確。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畢業生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需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主動到城鄉基層、到中小企業、到中西部地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礪品質、增長才干、建功立業。進一步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避免“有業不就,無業可就”的現象,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就業。
(三)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推動創新創業教育
1.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勢在必行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再次吹響。國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更多的推動創業的優惠政策,尤其是針對大學生創業群體。而我院2016年畢業生有創業想法的就占到了34.01%。本次調查顯示,48.22%的畢業生認為創業中最大的困難是缺乏對行業、對市場足夠的認知。建議學院大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增強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的能力。引導畢業生端正創業的動機,培養學生“敢闖敢干、勇于開拓”的精神,加大創業扶持力度,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2. 全方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著力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勵教師和教學團隊進行教學改革,在傳統課堂中融進有利于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培養的一切有利因素。建議成立由院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專家、教師組成的“創業教育研究室”,負責創業教育的師資培養、理論研究、教材建設及教學實訓。加大投入,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強化畢業生的創業指導服務,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的“一條龍”服務。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加強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對畢業生提供創業基礎知識培訓。認真組織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聘請創業成功者做創業報告,繼續辦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設計大賽、創業實訓等活動,為學生擴大視野、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做好推動引導準備工作。
3.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市場化運作模式
目前,我院大學生創業條件尚未成熟,但創業氛圍已愈發濃厚。學院正在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專業教師扶持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團隊進行實際運作。積極改善創新創業條件,由學生直接參與管理,內容包括產品研發、區域銷售、內部管理、經營模式等,給學生搭建實戰的創業平臺和創業環境,實現從創新走向創業,從創新教育到創業教育的延伸。
(四)構建就業工作特色服務體系
1.做好就業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首先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教師隊伍。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掛職鍛煉。各院系至少要有一名教師或輔導員從事就業創業工作。選聘有關行業專業人才、能工巧匠擔任專兼職教師,增加技能專家型教師的比例。其次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有計劃地分批遴選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參加國家職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人才測評師培訓以及有關高校就業指導人員系列培訓班,逐步推行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提高教職工就業指導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2.完善就業平臺,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
完善就業平臺建設工作。首先,學校和學生、就業單位可通過QQ、微信、網絡、電話、郵寄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咨詢和指導;和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和交流,使信息暢通無阻。保證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能快速的得到適合自己的信息。其次,進行教育、教學等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創新,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規范就業市場,實現各種就業渠道相互貫通、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見習、實行、參觀考察、提供模擬招聘會和面試機會。第三,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調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多渠道開拓就業市場,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為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努力拓寬就業市場是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前提。多渠道開拓就業市場,一是要著力開展需求調研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與知名企業聯系、與就業基地聯系,了解崗位要求、用人標準,促進專業發展,課程調整,進一步與市場接軌。二是與校友建立長期聯絡。通過校友的渠道了解市場的發展變化,了解畢業生的生涯發展情況,拓展就業渠道。三是舉行規模不等的校園雙選會、企業宣講會,雙向選擇,信息對稱,收集匯總就業信息,積極開拓就業渠道。四是利用校園網、政府網、就業網、招聘網等多網絡渠道,查詢了解新的用工標準、崗位變化,篩選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對接,開拓就業市場。
做為高職院校,我院一直遵循“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發展途徑辦學,效果顯著。2016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專業相關度、穩定率、薪酬水平及工作滿意度等情況目前都處于歷史最好的水平。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秉承以學生為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20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