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是原國內貿易部認定的非工業性質國家大型二類企業,是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首批定點交割倉庫之一。倉庫地處鄭州市糧倉路1號,東臨京廣鐵路線,西靠亞洲第一大陸鐵路編組站——鄭州北站,庫內鐵路專用線同內陸口岸海棠寺車站接軌,北依鄭、汴、洛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倉庫現有員工207人,85%以上具有大中專學歷,中高級職稱、技能人員占20%以上,整體素質較高。
倉庫始建于1986年,占地100畝,經國家四次投資,目前總庫容88162噸,其中房式倉9幢,磚圓倉20幢,淺圓倉6幢,機械庫2幢,器材庫、簡易倉各1幢,鐵路專用線1985M(庫內有效長度雙股共448M),鐵路鋼罩棚6250M2,工作塔643M2,卸糧坑166M2,以及配電、供電、供水、道路和其他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生活附屬設施,火車、汽車來糧接收及發放系統,電腦測溫系統,谷物冷卻系統等。2004年,我庫在航空港區建設了港區分庫,分庫占地227畝,地處航空港區銀河辦事處,與S102省道相鄰交通十分便利。現有房式倉8棟,倉容達2億斤。倉庫從1988年建成到現在,建設任務一直未中斷,積累了豐富的糧倉建設管理經驗,土建、預決算、機械、電力、資料等技術人員齊全,各項軟硬件條件具備,具有較強的建設和技術優勢。
我庫主要承儲中央儲備糧、地方儲備糧和商品糧,是國家糧食局指定的安全儲糧科研基地,是河南工業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先后與國內外數十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多年來,承擔了國家糧食局的重大科研、實驗項目十余項,尤其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實施的防粉爆炸實驗、蟲害抗性實驗的成功,填補了國內儲糧史上的空白。通過儲糧機械通風、環流熏蒸、計算機糧情檢測等綠色儲糧新技術的應用、儲糧生態學得到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在做好儲糧工作的同時,倉庫還開展了農產品現貨貿易,期貨定點交割,倉庫及儲備器材的租賃,24小時全天候貨物站臺開放等業務。
倉庫智能化升級項目運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物聯網、商業智能等技術,以任務驅動為核心,以科學、高效、低成本、綠色生態管理為根本,共建設了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智能出入庫系統、專家決策分析等10大系統。通過智能化糧庫系統的建設,實現日常業務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做到資源共享、報表自動生成、質量安全追溯、業務環節可控。
在省、市糧食局指導下,在市糧食局紀檢組的監督下,我庫建立了以倉庫主任為指揮長的倉儲智能化建設指揮部;通過廣泛市場調研,公開招標,選定綜合實力較強的施工企業參與到智能化項目中來。期間,我們組織召開倉儲智能化升級項目施工方案(軟件、硬件)專家論證會;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外出參觀學習、資料查詢等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工作;建立各專業小組和項目責任制,切實采取措施,嚴格按照招投標文件和相關施工管理規范把關,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原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吳子丹、現國家糧食局副局長鄧亦武對項目的建設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我庫目前在全國走在前列,真正實現了智能化。
我庫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和嚴格的管理體系。班子成員團結、務實,事業心強,由艱苦創業、開拓拼搏、爭創一流的實干精神。各項規章制度齊全,有能力承擔建倉及改造項目的實施管理工作。多年來,倉庫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儲備糧工作無小事思想,實現了儲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