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簽三方協議的目的是什么?
“三方協議”用于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實習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夠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應屆生的小伙伴們可以關注下國家最新發布的規定,2023年之后國家不再發布報到證,不再將報到證作為解決落戶等相關問題的憑證。)
3.簽訂了三方協議,還算是應屆生嗎?
如果簽訂了三方協議,但是沒有畢業且尚未入職(沒有使用派遣證和報到證)或者兩年內選擇公司工作,不交社保的,仍然算作應屆生,還可以參加校園招聘、報考公務員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違約,需要承擔支付違約金等相關風險哦!
不影響,一般三方協議上會寫明“考上公務員、研究生,三方協議自動失效”。簽署協議前,仔細觀察三方協議上,是否有此類條款,如果沒有,建議不要隨便簽,另外要看看是不是有解約金條款,有可能解約時需要賠償用人單位。
很多同學會擔心簽訂了三方,會影響本年度國省考、事業編、銀行、國企等報名,其實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影響的,不管你有沒有簽三方協議或者其他勞動合同,也不會改變你是2022年應屆畢業生的事實,除非有些單位特別要求.
應屆畢業生簽署就業協議,這些就業協議和組織部、人社局對“應屆生身份”認定無關。所以不要怕畢業前簽署的協議。
劃重點:
三方就業協議書≠正式勞動合同
三方協議只是應屆生與心儀公司達成入職的憑證,防止公司出爾反爾。三方協議只在簽勞動合同前有效力,當畢業生拿著報到證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勞動合同一簽,三方協議就失效了。
一般簽訂勞動合同后失去應屆生身份。
8.應屆生身份何時失效?
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后就會失去應屆生身份;超過擇業期,不管是否找到工作,應屆生身份都會失效。
9.社保與應屆生身份是什么關系?
上學前有社保記錄不影響應屆生身份:讀大學前有社保記錄,一般不影響大學畢業后的應屆生身份;本科畢業后有參與工作,有了社保記錄,在讀研畢業時不影響研究生的應屆生身份。
上學期間有社保記錄影響應屆生身份:以應屆生身份報考公務員相關崗位,在公務員錄取過程中,會被要求繳納“無社保繳納記錄”證明。
注意:對于“二次入學”,即工作后又繼續攻讀全日制學位的同學,一定注意在入學期間暫停繳納社保,否則可能影響最終應屆畢業生身份的判定。
10.海歸算不算應屆生?
教育部留學中心明確規定:留學回國人員不分應屆往屆,一律沒有三方協議,是否為應屆生,由用人單位界定。換句話說,決定是否可以參加某個公司的校招要以這個公司對畢業時間的要求為準。
目前,每家企業對畢業時間要求不盡相同,可以說“1000個企業,就有1000個畢業時間設定”,有些企業對畢業時間限定很嚴格,有些卻很寬松,但一般來說:
金融類:外資銀行和投行接受畢業兩年甚至三年內的同學投遞。
互聯網類:一般畢業一年以內可投,如騰訊、阿里、百度等。
快消類:一般畢業后兩年都可投,一些快消品牌都接受已經有工作經驗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