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
就業協議簽訂
畢業生就業信息填報
畢業生檔案
畢業前的這幾件事
一定不能馬虎大意
畢業生就業流程一般包括:簽訂就業協議書(或升學錄取)→上報就業信息(或升學信息)→辦理檔案轉遞手續→去就業單位報到(或去錄取院校報到)→簽訂勞動合同(或升學就讀)。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簡稱“就業協議書”或者“三方協議”),是為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畢業生所在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經協商簽訂的協議。是用人單位確認接收畢業生的重要憑據,也是學校登記畢業生去向、轉遞畢業生檔案的重要依據。
簽三方時要注意:明確違約金數額。通常公司在簽約時會提出違約金的金額,畢業生要在協商中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不超過5000元。違約金特別高的單位要慎簽。“備注”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防止用人單位的承諾無法落實,畢業生可以將工資、獎金、補貼、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寫清楚。
三方協議雖不是勞動合同,但作為一種普通的民事合同,仍具有約定的法律效力,適用合同法。就業發生糾紛時,可以向學校聯系咨詢,尋求幫助;向用人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訴;提交給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擁句進行調解和仲裁奮;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用人單位違法違規倩況,可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投訴。
畢業生上報就業信息按照高校發布的2023屆畢業生就業信息上報通知的具體步驟進行。一般須填報的信息類型包括:就業創業、升學深造、參加基層就業項目等。

圖片來源于深大就業
畢業生檔案是學生畢業前家庭情況、學習成績、身體狀況等的文字記載材料,是用人單位選拔、聘用畢業生的重要依據。在校時叫學籍檔案,畢業后叫人事檔案。它是個人經歷的記錄,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務的依據。檔案除了供用人單位考察錄用人員之外,也是維護個人權益和福利的憑證,無論是工作調動、考研、公務員招考,還是職稱評審、考資格證、工齡認定、社保辦理、住房補貼發放、入黨、辦理退休等,都要用到它。
什么是畢業生檔案?檔案內有哪些材料?
畢業生檔案是學生畢業前家庭情況、學習成績、身體狀況等的文字記載材料,是用人單位選拔、聘用畢業生的重要依據。在校時叫學籍檔案,畢業后叫人事檔案。
檔案里主要有高校畢業生登記表、學習成績單、在校期間的一切獎懲材料、入團入黨志愿書、畢業離校前的體檢表等材料。總的來說,檔案就是個人經歷的記錄,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務的依據。
應屆生畢業參加工作、考研或暫時沒有工作,檔案有哪些去向?
一是如果參加工作了,且工作單位有檔案管理權限,可以將檔案發至所在單位;如果工作單位沒有檔案管理權限,可以委托單位所在地人力資源市場進行管理;也可以發至生源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管理。
二是如果暫時沒有工作,正處于待業期,檔案可由高校通過“郵政EMS標準快遞”形式轉遞至生源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
三是如果繼續考研,檔案可發至生源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若考研被錄取,應及時進行檔案調動,并將檔案發至即將就讀的學校進行學籍檔案管理。
畢業生個人能否保管檔案?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90號)規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具體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單位管理。嚴禁個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檔案。如是個人保存的,請盡快將人事檔案存放至戶籍地或現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
畢業生檔案轉遞時是否需要繳納服務費?
自2015年1月1日起,人事關系及檔案保管費、查閱費、證明費、檔案轉遞費等均已取消。各地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為畢業生辦理檔案轉遞等手續、提供各項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
出現棄檔、丟檔等情況,會有什么影響?
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報到后,應向人事部門查詢自己的檔案是否已及時到達。如果較長時間仍未到達,應立即與學校聯系,查詢檔案郵寄機要號或EMS號,了解檔案下落,避免因長時間延誤而造成檔案遺失。如果發生畢業生檔案遺失,將可能影響工齡認定、職稱評審、政審等手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