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就業競爭力弱 藝術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
作者:網站管理員 來源:荊楚網-楚天金報 時間:2008-10-22 11:29:39
湖北省“第三屆大學生藝術節藝術教育論壇”10月21日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會上,湖北省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認為:中學藝術教育“太功利”、高校倉促開辦藝術類專業,是導致當前藝術類人才就業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
高校大學生藝術“底子”薄
據了解,武漢理工大學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個擁有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的高校。該校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陳汗青教授昨在會上指出:隨著市場對藝術人才階段性需求量的加大和“藝考熱”的升溫,國內許多高校開始熱衷于開辦設計藝術類專業。近10年間,全國開設設計藝術類專業的院校已由過去的幾十所猛增到近1400所,但由此引發的“設計專業倉促上馬,學科基礎薄弱,畢業生就業比例低”等現象,已直接影響到高校設計藝術學科的發展。
藝術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
武漢大學藝術學系教授江柏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藝術修養底子太薄的缺陷,常將“藝術欣賞”與“娛樂放松”的概念相混淆。
他認為,這一現象,是中學藝術教育“太功利”的結果;而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問題,也是我國藝術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的一個縮影。
一些高中為了提高升學率,不顧學生興趣,盲目開辦藝術“速成班”,鼓動已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和家長走“曲線高考”的路子;少數中學、高校的教師甚至利用高校“藝考”選拔,向考生及家長收取“公關費”,從而滋生了各種不良現象。
而部分高校不顧自身藝術教學資源不足的事實,爭相開辦、擴招藝術類專業的原因,除了藝術類專業高學費的“吸引”外,每年也能在全國各地舉行的“藝考”中獲取高額報名費,少數學校每年收取的藝術類專業報考費甚至高達上百萬元。
藝術學習的潛質與興趣很重要
江柏安表示,部分藝術生缺乏藝術學習興趣,高校師資、硬件不足,導致部分高校藝術專業畢業生水平低下,缺乏就業競爭力,“專業與就業脫節”的現象在高校藝術專業中已十分突出。
家長在讓孩子選擇藝術道路前,應結合其藝術學習潛質和興趣慎重考慮,這兩點是學好藝術專業的重要條件,功利性的藝術學習只會令個人發展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