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芳代表:“就業中間平臺”亟待建立
作者:網站管理員 來源:浙江日報 時間:2009-3-6 11:38:26
眼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我省最近舉行的一系列招聘會上,不少用工單位開出“工作經驗”的招工條件,讓眾學子望洋興嘆。一邊是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莘莘學子,另一邊是企業急需“熟練工”,這種矛盾該如何解決?
汪惠芳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在本次全國人大會議上,她將建議高校在本科生畢業后再設置一個“就業中間平臺”,供畢業生“充電”,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就業能力。
汪惠芳代表告訴記者,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會組織課題組,對浙江大學等6所高校開展調查。數據顯示,浙江高校的大學生遭遇就業難的比例為49.91%,預計今年遭遇就業難的大學生累計將達43.62萬人。
大學畢業生就業究竟難在何處?汪惠芳代表表示,的確有高校缺乏辦學特色,導致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足、就業適應性差的問題。但同時還應看到,不能要求高校根據企業千差萬別的需求開展所謂的“訂單教育”。這是因為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寬與專、一般性與個性化的關系問題。
為此,在高校與社會之間嵌入一個中間環節,即“就業中間平臺”,也就是設置緩沖層,能夠讓畢業生進行角色轉換,讓他們不僅學到實用技術,而且能積累工作經驗。汪惠芳代表說:“高校畢業生‘就業中間平臺’能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崗前培訓、企業訂單式培訓。它由政府、高校、中介機構、企業等組成。政府主要扮演管理、指導、協調的角色,高校提供部分師資和場地,中介機構發揮訂單式培訓和項目協調的作用,企業提供崗位和部分經費,并承擔部分培訓業務。”(本報記者周詠南 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