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參加的創新創業類的比賽很多,最典型的就是“互聯網+”大賽。“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目前已啟動第九屆賽事的校賽征集,現針對近期大家在參賽報名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綜合整理,望能所有幫助。
通過看歷屆的優秀項目可以啟發自己的靈感,有助于找到新的有價值的創意。


縱觀歷屆的優秀項目,如何找到創意,關鍵點有:
創意一定要有市場容量,市場容量小也沒有關系,只要能拿下某個細分領域就行,比如第一屆大賽冠軍智能視力輔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視防控設備,第三屆亞軍UL Brain機器人視覺解決方案等。
思考創意的時候要結合大環境、大政策、社會動向。比如國內共享單車最先是2014年出現在北大校園,而后幾年該行業迅速發展,這時候就有人做了有關的項目。所以在第二屆(2016年)大賽上,產生了季軍之一ofo共享單車。
落地性往往是評判一個創意的重要參考。評價創業項目和評價科研是不一樣的,它們的邏輯不同。創意要具有創新的基礎和商業的價值,就是我們在精益創業理論里講的“價值假設,項目必須有商業價值(或者社會價值)”。大部分評委也是企業家,他們會考慮你的項目值不值得投資,以投資的視角看創意。7年以來,大賽累計有9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精準對接企業6.1萬余家,簽訂合作協議7萬余項。獲得第三屆大賽季軍的“吸波導磁材料”項目打破了美國3M公司等知名跨國企業對同類型產品的生產壟斷,不僅產品性能更佳,價格還僅為其一半左右,其已先后應用于許多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熊貓電子的智慧城市地鐵閘機和機器人部件中解決電磁干擾、國家電網電力設備智能識別標簽、美的當年新款冰箱電磁兼容問題的解決等。
獲得第六屆大賽冠軍的“星網測通”項目,針對“衛星測量難”的問題,用12年的時間發明了寬帶鏈路測量儀,實現了九種調制模式的柔性測量,保障了神舟飛船宇航員和地面之間天地通話鏈路的暢通,保證了天通一號衛星能按時飛向太空,填補了北斗系統測量手段的空白,讓衛星互聯網測量的中國力量被世界所見證。
競爭性原則是指所選擇的創業項目不能有太多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如果多,實力還不弱,是沒有贏得市場份額的機會的。所以,不建議做以下8個項目,這些項目過于熱門,重復率高,落地難。

綜上,基于市場需求原則、政策性原則、落地性原則和競爭性原則。以下是我們給出的參考項目方向(它們都深受國家重視,且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我國戰略發展規劃,未來五年是屬于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五年,鄉村產業存在巨大的機會,建議在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入手。
這個不用多說,發展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一直是政策導向。具體方面:

從7屆“互聯網+”大賽國賽金獎項目,不難看出高端新材料(如第三屆、第四屆季軍項目)、芯片(如第六屆季軍、第七屆冠軍項目)、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如第一屆冠軍、第三屆亞軍、第五屆冠軍、第七屆亞軍項目)等一直深受評委喜愛。
2月16日至1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結合本次會議,空氣或水凈化、污染處理、環保設備、環境(污染)監測等都是很好的突破點。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作用日趨凸顯,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優勢。我建議在以下兩方面入手:
物聯網:家居物聯網、醫療物聯網、車聯網產業前景廣闊。但這些產業的培育與發展,離不開傳感器、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創新。
人工智能:包括智能醫療裝備、智能運載工具等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特別是人工智能+醫療,前景廣闊。
培育數字化應用場景,對加快推進大數據應用,帶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有極大作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和智慧家居都是適宜的突破點。可行性高,價值大。
智慧教育:建議可在發展場景式、體驗式學習和智能化教育管理評價等方面入手,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在線輻射農村和邊遠地區薄弱學校。
智慧醫療:包括電子健康檔案和病歷、電子處方等數據庫,遠程醫療,臨床輔助診斷等應用。
智慧家居:智慧家居可以成為老齡化服務的一環。建議在居家監測、老年向娛樂產品等方面入手,不僅僅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更能解決社會的痛點需求。
國家一直以來都很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并且推崇文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因此建議可以將傳統的技藝(如舞蹈、戲劇、曲藝、游藝、雜技等)、手工藝(如紡染織繡、金屬鍛造、傳統建筑營造等傳統工藝)、茶、中醫藥、美食等特色文化作為項目的出發點。
找到有價值的創意后,只有組建一支靠譜的隊伍,才能通過共同奮斗,實現最終目標。組隊問題幾點建議:
跨學院組隊,吸納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才能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思想,有利于創業計劃書中不同板塊的撰寫。
團隊中要有管理能力強的隊長,責任心強的板塊負責人,執行能力強的隊員,還要有負責后勤保障、活躍團隊氛圍的同學。
例如和指導老師特別熟悉的同學,和相關行業企業能對接的同學,和政府相關部門能聯系的同學等等。
必須有堅定的參賽目的,態度必須端正。要能夠虛心接受意見和愿意持續進步。
其實互聯網+大賽可以說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存在那種什么都精通的人才。在比賽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要相互體諒、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在項目出現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尋找團隊的默契度和平衡度,以實現團隊的最優解。
賽事培訓 | 賽事評審 | 項目輔導 | 雙創教育
來源丨網絡、學生競賽服務平臺
申明丨轉載旨在分享,本號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