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去上手快”天津農學院畢業生成香餑餑
作者:網站管理員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07-12-7 8:16:06
天津農學院堅持為“三農”培養有用人才,近年來,其畢業生受到天津以及周邊省、市、區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天津農學院對學生實施“厚基礎、寬口徑”的業務技能與知識教育。他們強化基礎課,優化專業課,對課堂教育采取“聽課、評議、反饋、提高”的教學監控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壓縮課堂教學總學時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
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方式,天津農學院構建起實踐教學體系。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和基礎性專業技能訓練以校內為主;各種實習和綜合性專業技能訓練及課外實踐以校外“三結合”基地為主。
為提高學生的技能素質,學院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支持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并將成績記入創新學分。同時,為高年級學生搭建職業能力培訓平臺,實施“本科+職業技能證書”的培養模式。先后在水產、食品、機電等15個專業組織開展了“獸醫檢疫員”、“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員”、“食品安全檢驗員”等職業技能資格培訓。近3年來,該院有1638名學生在拿到本科畢業證書的同時,取得了相關專業的技能資質證書。該院學生還在全國和天津市舉行的大學生創新活動競賽中屢獲佳績,在全國“達盛杯”大學生畢業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在天津市“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12個獎項。
近3年來,天津農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達87.45%,用人單位普遍認為該院畢業生“下得去、能吃苦、能到農業第一線,到工作崗位后很快適應、上手快”。目前,學院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已超過500人,另有1000多名畢業生主動申請到農村擔任基層領導職務,帶領農民走上致富路。動物科學系1995年畢業生許志誠創辦了一家飼料公司,15名同院畢業生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目前,該公司年產飼料3萬噸,產值1億余元,并解決了100余人的就業問題。
“厚基礎、寬口徑”的教學模式,既使學生普遍具備了較強的適應性,同時也為學生繼續鉆研本學科領域打下厚實基礎。該院一部分畢業生已成為農學各領域的專家、教授。畢業生張勤現為天津市水產研究所所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她所研究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和防病技術,使許多養殖戶獲益,整體效益達數億元。(記者 傲騰)